從時裝界風靡到裝修界的“老錢風”,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,簡單來說就是富過三代的世家風。
不知道在我們的讀者中,有多少人喜歡這種風格?又有多少人想要復刻這種風格?
我想應該不多,因為“老錢風”真的很難學,于大部分家庭而言,既沒有借鑒標桿也沒有借鑒價值。
我們從不推崇風格,只挖掘風格背后的靈感。所以一直拖到現在,才開始聊這種在國內已經走俏了大半年的“風格”。
它們,和“老錢風”是表親
在我們之前,已經有很多內容歸納過老錢風裝修的特質,目之所及的案例中,有許許多多風格的縮影。
美式復古風
老錢風即old money aesthetics,興起于1950-1990時期的美國,是二戰過后年輕一代白人想提高辨識度,強調自己國籍和美國社會史地位的標志性風格。
從美國頂尖貴族預備學校的“學院風”,到標志成功人士的“雅皮士風”,層層遞進,相互融合,形成現如今我們對老錢風的刻板印象。
Ralph Lauren 、Tommy Hilfiger等老錢代表品牌,也是在此期間發展壯大,很好地保留了這種獨特的“富人”風格。
△80年代Ralph Lauren海報
最初的老錢風,也可以稱之為“老美風”,而提及老錢風裝修,自然而然帶入的就是美式復古。
美式復古仿照18、19世紀的美國生活方式,追求仿古工藝品和仿古材料,強調歷史厚重感和文化感的內核,這些都與老錢風不謀而合。
整體偏愛沉穩典雅的色彩,墻面選用古典綠、磚紅等復古色,以及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墻紙,撲面而來的懷舊和保守的情懷。
△肯尼迪于華盛頓特區豪宅
家具則以深色胡桃木為主,有濃重的仿古氣息,復古畫框、老式鐘表、鐵藝燈具等裝飾,更能加重這種復古感。
知識分子風
確切的來說,知識分子風并沒有固定成形,也是一種被信息化時代吹捧起來的“風格”。
我之所以選用這個詞,在于它能較好展現老錢風中的個人文化底蘊,從傳統老美風中脫離出來。
老錢的概念,不只在于錢,更在于老,這里的老指的是傳承,比起彰顯財富,更執著于彰顯傳承。
價值不菲且有故事、能保值的老物件,是老錢們最熱衷投資的產業,比如瓷器、名畫、中古家具。
△Aerin Lauder上東區豪宅
雅詩蘭黛繼承人Aerin Lauder位于上東區的祖傳豪宅中,便保留有大量自祖父母輩傳承下來的藝術藏品。
休息室的咖啡桌上有一本關于抽象派早期畫家羅斯科的書籍,幾英尺外的墻上就掛著一幅羅斯科的真跡。
各個房間的裝飾畫,分別來自Ed Ruscha、Ellsworth Kellys等知名藝術家的手筆。
走廊上Cy Twombly的巨大循環涂鴉,面對著同樣巨大的18世紀古董掛毯,都是館藏級別的藝術珍品。
△Aerin Lauder上東區豪宅
新中式風
由于文化差異,你可能會疑慮,這知識分子風看起來也不是很知識分子?老錢式老美和普通老美也看不出什么差異?
抓住文化底蘊、身份象征的本質,淡化西方審美,更入鄉隨俗的中式老錢風應運而生。
△安思遠第五大道公寓
比起前面兩種,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大中華,應該能讓你更直觀的感受到差異化。
中國保留最正統的老錢風,可能得從故宮說起,但給予普通人的參考價值幾近零,沒必要。
這里我們便以“中國古董教父”安思遠的家為案例,雖然安老不算標準老錢,但他位于第五大道的豪華公寓十分具有代表性。
△安思遠第五大道公寓
普通人對于豪宅的印象,即夠大夠氣派、夠奢華安逸,將藝術品當作提升家居格調的裝飾,但安老是真的把住宅當作自己的收藏天地。
大到明清時期的圈椅、字畫、古董家具,小到燈飾、擺件、花瓶、燭臺,充滿老錢風的年代感,看一眼便價值連城。
而對于老錢本身而言,這些老物件中展現的個人品位、文化底蘊,遠不能用旁人眼中的金錢數額來衡量。
△安思遠第五大道公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