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錢風≠有錢人的風格
有錢人的風格,是對于老錢風最簡單粗暴的認知。 重點真不在于燒錢多少,畢竟但凡正常人,都不會給自家的家具明碼標價擺那兒,更何況以低調聞名的老錢。 了解“老錢感”,核心在于:認知差和信息差。 從參考的角度來說,如果你僅把有錢人的風格當作老錢風,見得少,容易形成認知盲區,不具備參考價值;見得多,會發現世界的參差,千奇百樣,不可同類而語。
old money這個詞最早起源于歐洲貴族,不僅意味著一種地位和頭銜,還意味著社會行為準則和價值標準,貴族群體逐漸淡化,家族精神和榮譽便成了old money最想要傳承守護的東西。 下面這棟由意大利設計大師Gio Pondi,為法國皇室御用銀器品牌Christofle昆庭家族繼承人打造的別墅,就富有鮮明的家族特色。 漩渦花式設計的樓梯欄桿,由自家頂級工匠打造,繁復的工藝,圓潤的材質,彰顯品牌傳承的魅力。
△Christofle家族別墅
每個老錢作為獨立個體存在,也都有以自我為中心發散出來的個人風格,理念、喜好因人而異。 下圖案例,奢華絕倫、大膽張揚,像不像某個好萊塢女星的香艷豪宅?實際上是F1賽車女繼承人Petra Ecclestone位于洛杉磯的住宅。
△Petra Ecclestone洛杉磯豪宅
再看下圖,輕飄飄的裝飾一角,看起來是不是和你我他家的別無二致? 實際上是愛馬仕繼承人Oleg Guerrand長居于紐約的公寓,墻上的裝飾畫都是收藏的真品。
△Oleg Guerrand紐約公寓
任何一種裝修風格,在滿足了實用性之后,無論是追逐流行元素,讓自己緊跟上流先鋒的步伐,還是獨樹一幟,不想與大眾“同流合污”,都是出于自己對高級的理解,顯貴顯高級永遠是亙古不變的第二需求。 并且都不違背老錢風的初衷,旨在追逐精神上的富足,有自己的審美和文化體現,更加追求舒適度和自在悅己的裝修風格。
老錢風,甚至不是老錢的風格
嚴格意義上說,新中國是沒有“老錢”的。但是隨著社會發展、資源積累,有那么一些人已經渡過了物質富裕階段,開始去追求“傳承”“積累”了。 我們認為老錢體現的是傳承和個人,不是某種具體的風格,這是人類第二需求的一種結果,這東西就是自然而然、需要經歷時間和物質積累的,去“模仿”它挺沒必要的,反而顯出一種附庸風雅的感覺。
前文中我列舉了大量真實案例,而沒有從更好闡述的影視劇作品分析,因為現在流行的老錢風,與其說是老錢們的風格,不如說是人們基于對老錢的揣摩,而后衍生出來的對老錢生活的渴望。 這種渴望并非財富上的占有,而是精神層面的展示,比如高級感、松弛感、高智感、閱歷感等等附加詞匯。 如果你對這些詞匯有興趣,想將其運用到家居理念中,可以在評論區留言,保不準下期就為你分析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