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的窗戶”=“透光的墻”
想買到好東西,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好東西。 道德經中“鑿戶牅以為室”,意為開鑿門窗建造房屋,其中“戶牅”便是“門窗”之意。 建筑的圍護結構功能是遮風擋雨,在圍護結構上開洞,引光與風入室,陰陽調和。 所以一扇好的窗戶,我們希望它滿足透光、按需通風的同時,還能如同墻一樣密實,和圍護結構一起遮風擋雨。 那如何衡量窗戶是否如墻體一樣密實?一般在這五個維度為它打分: 抗風壓性、水密性、氣密性、保溫性、隔音性。 都是字面意思,不難理解,這些性能統稱為窗的“五性”。
前幾年流行的斷橋鋁,就是從保溫性出發。 它的能力是“讓金屬少導熱”。大家都知道金屬導熱性好,火鍋沿上靠著的勺子能燙得跳起來。 鋁合金強度好耐腐蝕,又容易塑形,很適合做窗戶材質,但就是太導熱導冷了,室內外溫度傳遞暢通無阻。 斷橋鋁的辦法就是,把鋁材斷開,相當于給火鍋勺加個墊子,讓它少導熱。 這個斷開的關鍵材料,也就是“斷橋”隔熱條。
最近兩年很火的系統窗,本質上仍然是斷橋鋁,只不過受到國家標準管控,每一款系統窗完成設計生產時,都要先送去檢測,檢測的內容就是剛剛說到的“五性”,檢測完成后方可進入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