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隱藏式設計,你一定見過
隱形門
隱形門也叫做暗門,是隱藏式設計中最常見的一種,通過隱藏一扇門,來隱匿一處空間。
像武俠片中的慣用套路,主角誤觸了開關,就進入了藏有秘籍的別有洞天。
如今的隱形門,也通常用于書房、衣帽間、臥室,是屋主不想被打擾的私密空間。
打造的方法也不難,用涂料、格柵、石膏線、護墻板等飾面,對門進行偽裝,讓它看上去和墻或柜子融為一體。
入墻式花灑
入墻式的花灑&龍頭,顏值非常高,在水電階段就要將管線預埋進墻內。
沒有了明顯的水管露出,簡單的花灑頭、龍頭就很好打理,沒有衛生死角。
很多人擔心花灑壞了要砸墻,其實暗裝技術目前已經非常成熟,質量過關就無差,換閥芯打開面板即更換。
桌面插座
內嵌在桌子臺面或抽屜里的插座,比墻面插座更順手,不怕被遮擋,相較于普通排插,更整潔美觀。
關于插座的安裝,最好找個木工師傅按照圖紙在桌板切割,孔徑合適,下嵌預埋即可。
暗藏燈帶
無主燈盛行的當下,人們更追求見光不見燈的高級效果。
摒棄了笨重的傳統燈具,天花、墻面、地面、樓梯扶手處都能暗藏燈帶。
無凸起規避了風險,氛圍感很絕,輕松拿捏各種風格,沒有照明死角。
隱形工作臺
簡單的理解,就是一個可以抽拉或折疊的桌面、臺面,平時不用就能收起來。
許多成品家具中早就有了這種設計,比如折疊餐桌、帶延伸臺的餐邊柜等等。
用于一些小戶型的廚房、陽臺,放置換洗衣物,作為臨時切菜備菜區,非常節省空間。
還有隱形晾衣架、隱藏式窗簾導軌等等,都是個人認為不錯的設計,實用兼具美觀。
“無用”的隱藏式,更考驗設計
上面提到的那些,或是省空間,或是方便清潔,或是順應動線,都具備一定的功能性。
當家滿足了一定實用性之后,人們便開始追求更精神層面的景致,一些“無用”的隱藏式設計,反而更受歡迎。
比方說隱藏式背景墻,用一扇移門,藏起電視、水吧臺、全身鏡,營造清爽甚至藝術性的視野區。
不喜歡的人會說,多此一舉,開關柜門造成不便,不如開放式省心省力;喜歡的人甘之如飴,趨于錦上添花。
實際上,兩種觀點我都認可,越是“無用”的設計,越考驗設計師的審美和人性化考量。
孤零零的電視放在那里,不算美但是符合標準,如何藏得更有藝術感,是裝潢的附加項。
廚房、洗漱臺等區域,隱匿起來是否弊大于利?舒適度和美觀度如何綜合?
試想一下,我剛弄臟了手,如何用臟手去移開洗手臺的柜門,當然有解決辦法,比如感應式,比如腳開門,這些也都需要設計師去考慮。
為了藏而藏,才真的無用
“無用”的隱藏式,自古就有,最具東方特色的古典園林設計中,就有一種手法叫做「障景」。
顧名思義,就是讓觀賞者不能將景物盡收眼底,照壁、隔墻、屏風,甚至盆栽、水池等,皆可作障景。
中式審美講究含蓄,觀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喜好觀景的亦是文人墨客,富有情操之人,看到“飛流直下三千尺”,便道“疑似銀河落九天”,從明晃晃的景致中得到的,遠不如加入自己的想象,而領悟的超然之境。
除了增加審美情趣,欲拒還迎,障景還有延伸視野、增加層次感的效果。
東方庭院中酷愛圍墻接壤樹木、墻植,讓人忽略了邊界的存在,仿佛圍墻之外還有更深遠的景致。
和障景作用相反、效果相近的一種藝術手法,近幾年也在家裝屆屢被提及,叫做「留白」。
常見于空曠意境的水墨山水畫,以及許多建筑大師的手筆,大面積的空白,使得空間更加寬敞明亮,同時拓寬了層次布局,給人留下遐想的余地。
留白美學,以徽派建筑為代表,白墻青瓦,似一幅水墨畫,質樸中透著秀麗典雅,與周圍景致融于一體。